您的位置:首页>国内财经 >

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,其中农村房屋量大面广

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,其中农村房屋量大面广,接下来,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
前不久,在以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,相关部门负责人披露,近三年来,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获得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住房建设数据和80多万个市政设施数据”,而全国100%的城镇、100%的社区(行政村)和70多万个市政设施数据,‰所有家庭都参与了调查,动员了260多万人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。

这组数据也被广泛解读为“我们国家第一次有多少房子”。然而,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2022年底以来陆续披露的信息,“6亿栋”不能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。

据《中国建设报》相关报道,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承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涉及全国6.6亿栋城乡建筑。其中,农村房屋数量广泛,占城乡房屋建筑总数的90%以上,占面积的一半;城市房屋超过4700万栋,分为住宅和非住宅两类。

这意味着在看似庞大的“6亿栋”中,并不是所有的商品房。有房地产行业人士表示,“农村房屋占90%,城市里有工厂等建筑。总的来说,住宅的比例不会很大。”

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,其中农村房屋量大面广

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也告诉第一财经,除了商品房,普查组给出的数据还包括大量的非商品房,如工厂、员工宿舍、酒店、长期租赁公寓等。这项研究更重要的意义是“全国建筑的数字化建筑字典”,这对中国未来的产业规划和住房规划具有重要意义。

这一数据引起广泛关注的关键在于,近年来关于中国房地产是否过剩的讨论从未断绝,高空置率的话题总会引起人们的关注。

从目前各方面的统计研究数据来看,我国目前的人均居住空间并不小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》,截至2020年11月1日,我国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41.76平方米。其中,农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6.8平方米,城镇分别为36.52平方米和42.29平方米。

但是这里面有一些结构性的问题。根据上述普查年鉴,广东省拥有广州、深圳两大一线城市,其人均住房面积约29.59平方米,户均72.06平方米,位列各省市之末;上海的人均和户均居住面积分别为30.58和73.86平方米,位居倒数第二;北京的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33.41和77.64平方米,位居倒数第三。

假设平均住房率为80%,一线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将低于27平方米。根据中国银行证券研究报告,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一般在30平方米以上,其中美国、英国和法国分别在52平方米以上、40、日本和韩国的37平方米分别为31平方米。、27平方米。该机构预计,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带来的新住房需求仍将达到约5亿平方米。

根据任泽平团队在2023年1月发布的《中国住房股票研究报告》,1978-2020年中国城市住房股票从不到14亿平方米增加到313.2亿平方米,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8.1平方米增加到34.7平方米,城市住房数量从3100万套增加到3.63亿套,套房比例也从0.8增加到1.09。

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,其中农村房屋量大面广

“一般来说,套房比例小于1.说明一个国家的住房供应普遍不足;套房比例等于1.说明一个国家的住房整体基本供需平衡;考虑到休闲度假需求和人口流动带来的住宅分离,成熟市场的住房比例一般在1.1左右。”根据上述报告,从国际角度来看,美国和日本的住房比例分别为1.15.、1.16.德国是1.02.英国是1.03.中国城市住房比例接近1.1.1..说明整体住房供应平衡。

但是从城市水平来看,2010年一线、二线、三四线城市的套户比例分别为0.92.、0.93、0.96.到2020年,套户分别为0.97、1.08、1.12.一线城市住房供应明显偏紧。

此外,仔细看看这些房子,期间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,比如房龄过高,还有更新改善的需要。

根据保利发展控股此前发布的《保利2021-2022年房地产行业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《白皮书》)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1年披露,2000年底前我国建成的旧城区有21.9万个。根据统计局2015年人口抽样调查,全国31%的城镇家庭购买一套二手商品房,50%居住在公共住房、经济适用房、自建房等,19%居住在工厂宿舍等;根据楼龄统计,2000年底前建成的房屋有48%居住。

《白皮书》预测,截至2020年,2000年底前建成的房屋仍有近100亿平方米。2000年底前建成的原公有住房、经济适用住房和大量老旧住房面积小、质量低、配套设施差、物业管理不足,仍有许多改善需求需要释放。

以上就是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,其中农村房屋量大面广的全部内容,关注东方财报,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资讯。

猜你喜欢

烟花轨迹突然偏移 钻进女童毛线帽致额头烧焦

国际医学师俊莉主任“三次蝉联”新氧绿宝石医生

共享品牌荣耀时刻,第五届奚仲奖结果揭晓!

版权声明

淮南财经网部分新闻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交流。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,立即删除。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。


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